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知道 > 详情

蒹葭表(biao)达了怎样的情感(蒹葭暗示了什么)

2024-05-20 11:25:30 阅读(25) 悠嘻资讯网
蒹葭表达了怎样的情(qing)感(蒹葭暗示了什(shi)么)-悠嘻资讯网

伊人宛在水之湄(mei)

蒹 葭

诗经·国风

蒹葭(jia)苍苍,白露为霜。

所谓伊人(ren),在水一方。

溯洄(hui)从之,道阻且长;

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。

蒹葭萋萋(qi),白露未晞。

所(suo)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

溯洄(hui)从之,道阻且跻。

溯游从之,宛在(zai)水中坻。

蒹(jian)葭采采,白露未已(yi)。

所谓伊人,在水之涘。

溯洄从之,道阻且(qie)右。

溯游从之,宛在水(shui)中沚。

清·梁绍壬《两(liang)般秋雨盦随笔》中记载:乾隆年间,会稽胡西垞咏《蓼花》诗有句(ju)云:“何草不黄秋以(yi)后;伊人宛在水之湄。”上联(lian)引《诗经·小雅》,以百草枯黄喻(yu)人生憔悴,实写征夫行役之(zhi)苦;下联虚写秋水伊人,通过《诗经·蒹葭》中“宛在”二字,渲染凄清景象、痴迷心象(xiang)、模糊意象,营造一(yi)种若隐若现、若即若离、若有若无(wu)的朦胧意境。

同人生(sheng)一样,诗文也有境与遇之(zhi)分。《蒹葭》写的是(shi)境,而不是遇。“心之所游履攀援(yuan)者,故称为境。”(佛学经典语)这里所说的境,或曰意境,指的是诗(shi)人(主人公?)的意识(shi)中的景象与情境。境生于象(xiang),又超乎象;而意(yi)则是情与理的统一。在《蒹(jian)葭》之类抒情性作品中,二者相辅相成(cheng),形成一种情与景汇、意与象(xiang)通、情景交融、相互感应,活跃(yue)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(kong)间。

《蒹葭》写的是实(shi)人实景,却又朦胧缥(piao)缈、扑朔迷离,既合乎自然,又(you)邻于理想,可说是造境与写境、理想(xiang)与实际、浪漫主(zhu)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(jie)合的范本。“意境(jing)空旷,寄托元淡。秦川咫尺,宛(wan)然有三山云气,竹影仙风。故此诗在《国风》为第一篇缥缈文字,宜以恍惚(hu)迷离读之。”(晚清·陈(chen)继揆语)

说到缥缈,首(shou)先会想到本诗的主旨。历来对此,歧(qi)见纷呈,莫衷一是,就连宋代的大学问家朱熹都说:“不(bu)知其何所指也”。今(jin)人多主“追慕意中人”之说(shuo);但过去有的说是为“朋友相念而作”,有的说是访贤不遇诗(shi),有人解读为假托思(si)美怀人、寄寓理想之不能实现,有(you)的说是隐士“明志之作”,旧说(shuo)还有:“《蒹葭》刺襄公也,未能(neng)用周礼,将无以固其国焉”……

诗中的主(zhu)人公,飘忽的行踪、痴迷的心境(jing)、离奇的幻觉,忽而“溯洄(hui)”,忽而“溯游”, 往复辗转,闪烁不定,同样令(ling)人生发出虚幻莫测的(de)感觉。而那个只在(zai)意念中、始终不露面的“伊人”,更是(shi)恍兮惚兮,除了“在水一方”,其他(ta)任何情况,诸如(ru)性别、年龄、身(shen)份、地位、外貌、心理、情感、癖好(hao)等等,统统略去。彼何人斯?是(shi)美女?是靓男?是(shi)恋人 ?是挚友?是贤臣?是君子(zi)?是隐士?是遗民?谁(shui)也弄不清楚。

诚然,“伊人宛在水之湄”,既(ji)不邈远,也不神秘,不像《庄子》笔下的“肌肤若冰雪(xue),绰约如处子,不食五谷,吸(xi)风饮露”的“神人”,高(gao)踞于渺茫、虚幻的“藐姑射之山”。绝妙之处在(zai)于,诗人“着手成春”,经过一番(fan)随意的“点化”,这现实中(zhong)的普通人物、常见情景(jing),便升华为艺术中的一种(zhong)意象、一个范式、一重(zhong)境界。无形无影、无迹(ji)无踪的“伊人”,成为世间万(wan)千客体形象的一(yi)个理想的化身;而“在水一方”,则幻化为一处意蕴丰盈的供人想象(xiang)、耐人咀嚼、引人遐思的艺术空间(jian),只要一提起、一想到它,便会感到无(wu)限温馨而神驰意往。

这种言近旨远、超乎象外、能指大(da)于所指的艺术现象,充分地体现了《蒹葭》的又一至美特征——与朦胧之(zhi)美紧相关联的含蓄之美。

一般认为,含蓄应该包括如下意蕴(yun):含而不露,耐(nai)人寻味,予人以思考的余地;蕴蓄深厚,却不(bu)露形迹,所谓“不着一字,尽得风(feng)流”;以简驭繁,以少少许胜多多许。如果使之具象化,不妨借用《沧浪诗话》中的“语忌直、意(yi)忌浅、脉忌露、味(wei)忌短”概之。对照《蒹(jian)葭》一诗,应该说(shuo)是般般俱在,丝丝入扣——

诗中并未描写(xie)主人公思慕意中人的心理活动,也没有调遣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悠哉(zai)悠哉,辗转反侧(ce)”之类的用语,只写他“溯洄”、“溯游”的行动,略过(guo)了直接的意向表达,但(dan)是,那种如痴如醉的苦苦(ku)追求情态,却隐约跳荡(dang)于字里行间。

依赖于(yu)含蓄的功力,使“伊人”及“在水一(yi)方”两种意象,引人思慕无穷,永怀遐想。清代画家戴(dai)熙有“画令人惊,不若令人喜;令人喜(xi),不若令人思”之说,道理在于,惊、喜都是感情外溢,有时而尽的,而思(si)则是此意绵绵,可望持久。

“伊人”的归宿,更是含蓄蕴藉(jie),有余不尽,只以“宛com在”二字了之——实际是“了犹未(wei)了”,留下一串可以玩味于无穷的(de)悬念,付诸余生梦想。黑(hei)格尔在《美学》一书中指出(chu):“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(ben)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。”这(zhe)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考究,就上升为哲(zhe)理性了。

钱锺(zhong)书先生在《管锥编》中最先指出,《蒹葭》所(suo)体现的是一种可望而(er)不可即的“企慕之情境”。它(ta)“以‘在水一方’寓慕悦(yue)之情,示向往之境”;亦即海涅所创造的“取象(xiang)于隔深渊而睹奇卉,闻远香,爱不(bu)能即”的浪漫主义的美学情境。

就此,当代学者陈(chen)子谦在《钱学论(lun)》中作了阐释:“企慕情境,就是(shi)这一样心境:它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(dui)象在远方,在对岸,可以眼望心至,却不可以手触身接,是(shi)永远可以向往,但不能到达的境界(jie)”;“在我国,最早揭示这一境界的(de)是《诗?蒹葭》”,“‘在水一方’,即是一种茫茫苍苍的飘缈之感,寻寻觅(mi)觅的向往之情……‘从之’而不能(neng)得之,‘望之’而不能近之,若隐若现(xian),若即若离,犹如水中观(guan)月,镜里看花,可望不可求”。

《蒹葭》中的企慕(mu)情境,含蕴着这样一些心理特征——

其一,诗中所呈现的是向(xiang)而不能往、望而不能即的企(qi)盼与羡慕之情的结(jie)念落想;外化为行动,就是一个(ge)“望”字。抬头张望,举目眺望(wang),深情瞩望,衷心想望,都体(ti)现着一种寄托与期待;如果不能实现,则会感到失望,情怀怅(chang)惘。正如唐·李(li)峤《楚望赋》中所言(yan):“故夫望之为体也,使人惨凄(qi)伊郁,惆怅不平,兴发思虑,惊荡(dang)心灵。其始也,惘若有求而不致也,怅乎若有待而不至也”。

其二,明明近在眼前,却因河水阻隔而形成了远在天边(bian)之感的距离怅惘。瑞士心理(li)学家布洛有“心(xin)理距离”一说:“美感的产生(sheng)缘于保持一定的距离”。一(yi)旦距离拉开,悬想之(zhi)境遂生。《蒹葭》一诗正是(shi)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(chi)着难以逾越,却又适(shi)度的空间距离与心理(li)距离,从而产生了最佳的(de)审美效果。

其三,愈是不能实现,便愈是向往,对(dui)方形象在自己的心(xin)里便愈是美好,因而产生加(jia)倍的期盼。正所谓:“物之更好者輒在不可(ke)到处,可覩也,远不可致也”;“跑了(le)的鱼,是大的”;“吃不(bu)到的葡萄,会想象它格外地甜”。还有(you),东坡居士的诗句:“脚力尽(jin)时山更好,莫将有限趁无穷”;清·陈(chen)启源所言:“夫说(悦)之必求之,然惟可见而不可求,则慕说(悦)益(yi)至”。这些,都可视为对于企慕情境的(de)恰切解释。

作为一种心灵体验或(huo)者人生经验,与这种企慕情境相切(qie)合的,是有待而不至、有期而不来的等(deng)待心境。宋人陈师(shi)道诗云:“书当快意读易尽,客有可人期不来。世事相违每如(ru)此,好怀百岁几回开?”可人(ren)之客,期而不来,其伫望之殷、怀思之切,可以想见(jian)。而世路无常,人生多故,离多聚少,遇合难期,主(zhu)观与客观、期望和现实之间呈现背(bei)反,又是多发与常见的。

这种(zhong)期待之未能实现(xian)和愿望的无法达成所带来的忧思苦绪,无疑都带有悲剧意识。若是遭逢了(le)诗仙李白,就会(hui)悲吟:“美人如(ru)花隔云端,上有青冥(mian)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(bo)澜。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长相思,摧心肝!”当代学者石(shi)鹏飞认为,不完满的人(ren)生或许才是最具哲学意蕴的人生。人生一旦梦想成真,既看得见,又摸得着,那文明(ming)还有什么前进可言呢?最好的人(ren)生状态应该是让你想得到,让你(ni)看得见,却让你摸不(bu)着。于是,你必须有一(yi)种向上蹦一蹦或者向前跑(pao)一跑的意识,哪怕最(zui)终都得不到,而过程却早(zao)已彰显了人生的(de)意义和价值。所以,《蒹葭》那寻寻(xun)觅觅之中若隐若现的目标,才是人类不(bu)断向前的动力,才有可能让我们像(xiang)屈原那样发出“天(tian)问”,才有可能(neng)立下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(shang)下而求索”的宏图远志。

是的,《蒹葭》中的望而(er)不见,恰是表现为一种动力,一种(zhong)张力。李峤《楚望赋》中还有下面两(liang)句:“故望之感人深矣,而(er)人之激情至矣”。这个“感(gan)人深矣”、“激情至矣”,正是动力(li)与张力的具体体现。从《蒹葭(jia)》的深邃寓意中,我们可以悟解(jie)到,人生对于美的追(zhui)求与探索,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;而(er)人们正是在这一绵绵无尽的追索过程(cheng)中,饱享着绵绵无尽的心灵愉悦与精(jing)神满足。

看得出来,《蒹葭》中的(de)等待心境所展现的,是一种充(chong)满期待与渴求的积极情(qing)愫。虽然最终仍是望而未(wei)即,但总还贯穿着一(yi)种温馨的向往、愉悦的怀思——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;“中心藏之,无日忘之”。并不像(xiang)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戏剧《等待戈(ge)多》那样,喻示人(ren)生乃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,所表(biao)达的也并非世界荒诞、人生痛苦(ku)的存在主义思想(xiang)和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。

《蒹葭》中所企慕、追(zhui)求、等待的是一种(zhong)美好的愿景。诗中悬(xuan)置着一种意象,供普天下人执着地(di)追寻。我们不妨把“伊人”看作是(shi)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,比如,深埋心底(di)的一番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,一(yi)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(shi)现的美好愿望,一场甜蜜(mi)无比却瞬息消逝的梦境,一方(fang)终生企慕但遥不可及的彼岸,一段代(dai)表着价值和意义(yi)的完美的过程,甚至是一座灯塔,一束星光,一种信仰,一个理想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,我们说:《蒹葭》是一首美妙动人的哲理诗。

*本文选自《诗外文章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出(chu)版。

蒹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(蒹葭(jia)暗示了什么)-悠嘻资讯网

▌更多文学课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(ke)阅读

扫上方二维码,即(ji)为购书页面

上一篇:怎么才(cai)可以开通微粒贷(要怎样才可以开通微粒贷)

下一篇:软冻是(shi)多少度(冰箱软冻是多少度)

  • 生粉是什(shi)么做的(生粉是什么做的能用来做什么)

    生粉是什(shi)么做的(生粉是什么做的能用来做什么)

    为什么你的肉片(pian)腌制的不够嫩滑?为什么你勾的芡总(zong)是不够到位?经常看小编文章(zhang)的老朋友可能发现了(le),有时候分享的美食菜谱中,经(jing)常会用到“生粉”和“淀粉”,对(dui)于一些不经常下厨房(fang)的朋…
    2023-06-05 阅读(36)
  • 红薯怎么保存(cun)不会烂掉(红薯怎么保存不会烂掉不发芽小妙招)

    红薯怎么保存(cun)不会烂掉(红薯怎么保存不会烂掉不发芽小妙招)

    大家好,我是秀厨(chu)娘,一个喜欢待在厨房里(li)研究美食的姑娘,每天与大家分享一道(dao)营养美味的家常菜做法,如(ru)果您也喜欢做美食,欢迎关注,我们可以互相分享(xiang)自己在做美食时积累的经验,互相学习,为家(jia)人和朋…
    2023-06-05 阅读(30)
  • 橘子的英语(yu)怎么读(橘子的英语怎么读啊)

    橘子的英语(yu)怎么读(橘子的英语怎么读啊)

    你知道橘子的英语怎么说吗?orange?跟(gen)着播哥一起来学习一下啦橙子 橙(cheng)子 很多人习惯把(ba)orange作为(wei)橘子和橙子的统称但(dan)在国外,orange只是(shi)橙子因此橙汁(zhi)是 orange juice 橘子橘子 我们常…
    2023-06-05 阅读(22)
  • 抖音怎么录歌(ge)(抖音怎么录歌带歌词)

    抖音怎么录歌(ge)(抖音怎么录歌带歌词)

    抖音之直播怎么录屏呢?现如今,随着直播行业的(de)逐渐兴起,越来越多(duo)的主播开始在抖音上直播。直播的种类丰富多样,极(ji)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生(sheng)活娱乐需求。很多人们都会利(li)用自己的碎片化观看(kan)直播,…
    2023-06-05 阅读(31)
  • 西米露(lu)原料是拿什么来做的(西米露的原料是啥)

    西米露(lu)原料是拿什么来做的(西米露的原料是啥)

    蚂(ma)蚁庄园:甜点“西米露”里的西米,制(zhi)作它的原料是怎么来的?A、来自树里或地底 B、种在田里的谷(gu)物。甜点“西米露”里(li)的西米,制作它的(de)原料是怎么来的?蚂蚁庄园答案。甜(tian)点“西米露”里(li)的西…
    2023-06-05 阅读(22)